rss
0

对标空客 A350!波音 787 换全新航程计算方式,纸面参数追平竞品

2025.11.19 | jzbus | 11次围观

  近期,波音官网对 787 全系列战机的技术参数进行重大更新,其核心变化引发航空业广泛关注 —— 三个子型号的官方航程均实现大幅跃升,成功追平长期以来的核心竞品空客 A350 系列。具体来看,787-8 航程从 13530km 提升至 14800km,增加 1270km;787-9 从 14010km 增至 15700km,增幅 1690km;787-10 更是从 11730km 飙升至 13900km,上涨 2170km。这一涨幅远超此前业内基于 787-9 与 787-10 最大起飞重量提升所做的预测,即便计入增重因素,实际公布的航程仍超出预期超 1000km,直观体现了参数调整的力度。

01.jpg

  此次航程 “暴涨” 的关键,并非机型真实性能的突破性升级,而是波音采用了全新的航程计算方式。伴随航程调整,787 系列的典型载客量也从固定数值改为宽范围区间,即 200–275/250–325/300–375,这一变化让航程计算更具灵活性 —— 较小的载客量意味着更轻的载重,自然能支撑更远的理论航程。进一步分析可见,新航程的背后是更理想化的计算假设:不仅放宽了载客量的统计标准,还优化了气象条件预设,并降低了备用油的配置要求。这与波音长期以来 “扎实” 的参数标注传统截然不同,反而向空客一贯采用的 “激进” 宣传口径靠拢,而这一调整的直接目标,正是此前在航程广告数据上占据优势的空客 A350。

02.jpg

  从市场竞争视角来看,波音的这一策略调整逻辑清晰。航司在机型选型初期,往往会以官方公布的纸面参数作为核心筛选标准,而空客 A350 系列凭借乐观的航程数据,长期在初筛阶段占据主动权。此前,波音 787 因采用更严格的风向、备份油及载荷假设,其广告航程虽更贴近实际运营,但在与 A350 的直观对比中显得 “吃亏”,甚至可能被贴上 “航程不足” 的标签。此次调整后,787-9 与 A350-900 的最大航程均标注为 8500nm,实现了纸面参数的直接对标。值得注意的是,波音 737MAX、777X 等其他机型并未同步调整参数,可见这是针对 787 与空客 A350 等竞品正面竞争的专项策略,旨在通过计算方式的升级,让 787 在第一眼参数比拼中占据平等地位,降低后期市场推广的澄清成本。





版权声明

本站插件全部收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

发表评论